Pages

Thursday, April 8, 2010

上课心情



昨天去第三班读书会上课。班上的同学保持着学习心情来听课。我们怀着知一法,分享一法的心情。
这堂课讲的是---慈悲的体验。
里边谈到了--慈悲分为三种。 1.众生缘慈 2.法缘慈 3.无所缘慈

众生缘慈--取众生的苦乐相,作为自己开展慈悲的一条方法。活着在生死轮回当中,为身旁兄弟姐妹,年老者为自己的父母长辈。愿我们尽一份心和力,给予别人方便和欢喜生活。

法缘慈--这是二乘人(声闻,缘觉)所行持的。这组修行人已经破除“我见”,面对众生时,随分随力,为众生拔出痛苦,给予信心和快乐。

无所缘慈--心无分别,扑救一切,不但对一切人类给予快乐,将慈悲心开旷至一切有情动物。菩萨行者都在这个阶段里。

http://www.fzrj.com/bookbig5/19/yinshun19-07.html

这堂课,让自己明白身在那个阶段?知道自己的力量多和寡?唯有慢慢累积。
有时候,有个分享的平台,的确是鞭策自己多做功课,理解法的美妙。

有位居士由于骨痛热症往生了。这位佛友生前喜好佛法。那里有佛法讲座会,只要她得空,便会出席。
眼见有得安享晚年了。。。。人生的无常讯息,不断的警惕大家。

记得毗舍离--阿育王石柱。“在佛陀滅度後百年,在此城中,耶舍比丘召集了七百名上座部長老,進行了第二次經典結集(又稱七百集結、毗舍離集結),造成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,開始了佛教部派佛教時期。”
去这个地方朝圣,看见佛陀走过的路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,我们万众只有一心,三学--信,愿,行。

体證佛陀所说过的。不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。而是智慧的体会和渗透生命里。让智慧和生活融为一体。
即使穿梭过了两千五百多年,佛法是我们生命方向的指标。

Thursday, April 1, 2010

为何我来此



为何我生于此? 和一位朋友讨论这个问题.
她的想法是,人是因为灵魂借用身躯来这世间游走一番.
最后入土的仅是肉体.
其他---痛苦,快乐的回忆皆只是往事.她是兴都教徒.

生命,潜伏着我们看不见的可能。愿我们可以按良心,去完成我们无所不在的潜能。
我们没有预知过去和未来的能力。但是,这期生命必定要写下漂亮的成绩。

这个世间,有好多的苦和乐。乐让人沉醉在里边,不要醒来。乐的滋味令人越来越贪心。
苦的关头来时,偶尔我会随之落入苦哈哈的境界。有时,醒觉三分,还懂得这位朋友是来向您试探,您的坚固力在哪儿?慈悲心展显了吗?犹如掌上功夫,功力不够,不到五分钟,退束倒地了。

苦--身体苦,心苦 我们需要明白自己陷入哪一方的苦?
苦乐的世间,我觉得这个地方真的蛮可爱。静观此心,走过这个人生岁月。

这段生命旅途,我愿依照佛陀指出的八正道,行在这条路上。


摘自印顺导师--学佛三要:學佛是人生向上事

“學佛必先皈依三寶──佛、法、僧。三寶,是學佛最高理想的皈依,應依此三寶而去修學。三寶中的法,是人生宇宙絕對的真理。佛是對此真理已有究竟圓滿的覺悟者,僧是三乘聖賢,對於真理雖然沒有究竟的覺悟,但已入法海,有或 [P15] 淺或深的體驗者。所以佛與僧同是學佛者最高理想的模範。佛法,不像耶、儒的但以人格性的天神或賢聖為崇仰,不像道者但以永恆的自然法則為依歸;皈依三寶,是統一了人與法二者而樹起信仰的理想。”


修行路上漫长,但是我保持着诚意的心,希望一路---一站接一站向前。
愿我是个慢慢学习,坚持到底的佛弟子。

Saturday, March 27, 2010





今天,母亲和我共同采摘屋前的桑果子。
这棵桑树,长得高大了。树枝开始托在屋顶了。

母亲说她珍惜这棵桑树,因为大热天里,看见她全身茂密的绿叶枝桠,在风中摇摆,那是多么的动人。

当初,桑树是插枝而活。那是我们晨运中,由附近的一位阿姨野生园地讨得来。

当您把桑果子放在嘴里时咬时,那是酸楚的味道。酸涩的味道带点甜甜。
如果您选择深红色,那么甜在口里机率会很高。

人生像棵桑树的果子。酸涩带甜。从酸的滋味里,我们慢慢的自我成长。

Monday, March 22, 2010

游走人间




生活是一段的修行。离开人群,走向内心的世界。内外兼修,不可或缺。
心是一本读不完的书。翻一翻,读一读。

不停的游走,不断的问自己
自己做了几分?回馈社会几分?

偶尔看了慈济月刊,它给了我莫大的鼓舞。
释证严上人,示现人间菩萨。
每一步的行持,发一点光,散播爱和关怀。

随手翻到的其中一面: 路越远,爱越长。 好喜欢月刊的照片摄影,每一幅画,告诉读者认真做事的人,清净心付出时,是最美的一刻。不信,您们也来端摩看看。

印顺导师在:平凡的一生写过以下一段话:
靜靜的回憶自己,觀察自己──這是四十八歲以後的事了。自己如水面的一 片落葉,向前流去,流去。忽而停滯,又忽而團團轉。有時激起了浪花,為浪花 所掩蓋,而又平靜了,還是那樣的流去。為什麼會這樣?不但落葉不明白,落葉 [P2] 那樣的自己也不太明白。只覺得──有些是當時發覺,有些是事後發現,自己的 一切,都在無限複雜的因緣中推移。因緣,是那樣的真實,那樣的不可思議!有 些特殊因緣,一直到現在,還只能說因緣不可思議。

我感念导师的恩德。让我们后期的学佛者,有机会听闻正法当儿,明白和厘清经过那么多时代变迁,佛法的本质和根本思想。那一些是学佛者应当学习和不可疏忽的。

Thursday, March 18, 2010



从导读营回来,心情很感恩。感恩所有促成这个法的约会,顺利进行。
这次的收获是,令自己下决心,勇敢的面对较有深度的佛法经典。

即使龟兔赛跑,终究会到达目标。耐心和发心,使阅读成了一门有趣的事。
研读佛典,可以依经据点来讨论佛法。这是法师劝勉的一段话。我把它记在心头。

“空之探究“印顺导师著作,开仁法师和圆融法师的开示,令我看见,不同佛法时代,大德们要带出佛法的空义,不离世间。
当中要把明白的法理实践在生活,同时后,不忘与有缘的朋友分享。

生命来自空。有了俱足的条件,出现了眼前的一切。
生和灭,一直在延续着。我们可以做的是不断在这个无常变化里,珍惜和努力去向前迈进。

树迎接阳光,毫无懊恼,努力的发芽成长。
得到了养分滋润,树生出绿叶,走向光的一面。

Friday, March 12, 2010

明天




明天,准备去《空之探究》导读营。妙云读书会主办。
要去参加是因为我对佛法“空“ 义理是什么?想更深入思考和探讨。
既然有善知识--开仁法师和圆融法师传达佛法 ,我便立志发心非去不可的心意。

最近,我开始一边上网,一边听道一法师的开示,手耳并用。http://paramitabm.blogspot.com/
感觉上可以听法,不虚度时光。

今天去佛教会,和一位法友分享生活所见。她是慈青人。
这一回,听见他们一组人,过去为了筹备表演无量寿经的经历过程。那股精进态度,一人一点无私付出,让一个佛法的演绎成功完成。

每一个人,一点一滴的付出真善美,不必担心到底哪点美会飘去那里?
只管发出那点善念。

2010年的地球一小時,已定於3月27日星期六全球展開。
熄灯一小时,您会加入吗?

地球给予大家太多的宝
让大家举手之劳,共同熄灯一小时
以后的日子,随时记得爱护大地
正当您呼吸时,踏在大地时
别忘了我们可以为大地 付出一点点。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